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 程 考 试 大 纲
建筑设计基础
(课程代码:00707)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组编
2016 年 12 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建筑设计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家具与室内设计(专科)专业的专业选考 课程。通过本课程进修,考生应初步了解建筑的基本聪明,掌握建筑绘图的步骤 和技巧,培养考生运用所学聪明进行建筑综合表达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了解什么是建筑,它的影响和职业原理,从建筑空间、 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基本规则与表达方式等方面认识建筑,同时培养考生的专业 基本功,包括绘图工具的使用,读图和绘图能力,设计技巧的入门等,为专业设 计课打下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的前期课程有绘画基础、表现图技法, 后续课程为室内设计和 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基础是设计课程的准备及起步阶段,启发和培养考生的审美 能力与构图能力,为后续设计课程做准备。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建筑概论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进修,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的实质;初步了解怎样从专 业的角度描述建筑;建筑与社会的关系;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怎样领会建筑空 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建筑空间(重点)
识记:空间和人对空间的感受;建筑空间
领会: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的关系
1 .空间的大致与形状
2 .空间组织
3 .建筑空间处理手法
应用: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1 .空间的限定
2 .空间形状与界面处理
3 .空间的围与透
4 .空间的穿插于贯通
5 .空间的导向与序列
(二)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次重点)
识记:建筑的功能要求
1 .人体活动尺度的要求
2 .人的生理要求
3 .人的活动对空间的要求 领会: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1 .建筑结构
2 .建筑材料
3 .建筑施工
建筑形象:1.比例;2.尺度;3.对比;4.韵律;5 .均衡;6.稳
定
(三)建筑与环境(次重点)
识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1 .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
2 . 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3 .建筑环境的内与外
4 .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
5 .建筑环境与地区
6 .建筑环境与文脉
7 .环境艺术的多样统一
领会:建筑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建筑的概念;建筑的热、光、声环境; 保障建筑环境的建筑设备
应用: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进步
(四)怎样认识建筑(一般)
识记: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领会:建筑和社会
1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进步
2 .社会想法觉悟和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3 .地区天然条件的影响
第二章 建筑基本聪明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进修,了解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聪明;西方古典建筑基本聪明;西 方现代建筑简介。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西方现代建筑(重点)
识记: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
领会: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
应用:现代建筑的多样进步
(二)中国古典建筑基本聪明(次重点)
识记:清式建筑行为名称
领会: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
(三)西方古典建筑基本聪明(次重点)
识记:西方古典柱式
领会:西方古典建筑概述;柱式的组合
第三章 建筑设计表达技法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进修,了解怎样进行设计表达;怎样进行图纸表达和模型表达;图 纸表达的多种技法;怎样进行计算机表达。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图纸表达技法(重点)
识记:工程图绘制要点
领会:绘制技巧
应用:字体练习;铅笔线条图;墨线线条图;手绘线条图
(二)模型表达技法(次重点)
识记:模型种类、制模工具
领会:模型用材及特点
应用:模型制作练习
(三)计算机表达(一般)
识记:计算机辅助设计
领会:三维绘图
应用:设计经过辅助
第四章 形态构成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进修,了解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了解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 系,了解造型的基本技巧、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造型的基本技巧(重点)
识记:造型的基本技巧
领会:1 .骨架的具体形式
2 .聚集的具体形式
3 .分割的具体技巧
4 .空间法和聚集法的区别
5 .变形类的构成技巧
应用:造型的基本技巧应用
(二)进修技巧和操作(次重点)
识记:操作规则
领会:形态构成的操作经过
应用:形态构成中的多少关键难题:中心、边界、衔接
(三)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次重点)
识记:形态的视知觉
1 .单纯化原理 2 .群化法则 3 .图底关系 4 .图形层次 领会:形态的心理感受
1 .量感 2 .力感和动感 3 .空间和场感 4 .质感和肌理
5 .错觉和幻觉 6 .路线感
应用:形式美的法则
1 .对称 2 .均衡 3 .比例 4 .对比 5 .节奏 6 .多样统一
(四)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一般)
识记:形的基本要素
1 .概念要素 2 .视觉要素
领会:形的心理感受 特征
1 .点 2 .线 3 .面 4 .体
(五)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一般)
识记:基本形:体、面、线
领会: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1 .分离 2 .接触 3 .覆盖 4 .透叠 5 .联合 6 .减缺 7 .差 叠 8 .重合
第五章 建筑方案设计技巧入门
一、进修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进修,认识设计和建筑设计,了解方案设计经过并付出操作。
二、考核聪明点与考核目标
(一)方案设计的要点(重点)
识记:方案设计的经过
1 .调研分析与资料收集
2 .设计构思与方案优选
3 .调查进步和深入细化
领会:方案设计的要点
应用:小型建筑方案设计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 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 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聪明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 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巧,能掌 握有关概念、原理、技巧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巧联系学过的 多个聪明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学说难题和实际难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
建筑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版
2 .参考教材:
建筑设计技巧入门,黎志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年版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版
三、自学技巧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聪明点 及对聪明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聪明点,对 基本概念必须深刻领会,对基本学说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技巧必须牢固 掌握。
3.在自学经过中,既要思索难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 原理、技巧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难题的认知、领会和记忆,以利 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进步自学能力。
4 .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领会、消化和巩固所学聪明,培养分析 难题、难题解决及进步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 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经过中对所学聪明 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学说联系实际和具体难题具体分析,解题时 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难题围绕相关聪明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 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聪明点。
2 .应掌握各聪明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领会对各聪明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 以免与大纲脱节。
4 .辅导时,应对进修技巧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 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技巧。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难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 发引导。
6 .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 立进修,在自学经过中善于提出难题,分析难题,做出判断,难题解决。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 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 4 学分,建议总课时 72 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 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 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20% 、“领会”为 30% 、“应用”为 5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 2 :3 :3 :2。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 60%,次重点占 30% ,一 般占 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作图题。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刻 150 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 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上的相应字母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下列能用在最尊贵的建筑中的是
A .彩画 B .天花 C .罩 D .藻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古埃及奴隶主的陵墓用制度的 砌筑而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解构主义建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简述空间限定的主要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哪些影响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进步?
六、作图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绘出悬山顶透视。(要求用钢笔徒手绘制,比例正确)
标签:湖南师范大学自考报名??湖南师范大学自考专业??湖南师范大学自考专升本科报名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