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有哪些 解析非生产用固定资产购置及进项税会计处理实务 非生

非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有哪些 解析非生产用固定资产购置及进项税会计处理实务 非生

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企业在购入固定资产时,会计分录的编制应遵循下面内容规则: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 * 方记录资金的减少或债务的增加,具体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具体固定资产名称](此科目记录购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格,包括购置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其他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支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录购入固定资产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记录支付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

若购入的固定资产需要安装,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具体固定资产名称](记录安装经过中的支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银行存款

待固定资产安装调试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情形后,再将“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应按照下面内容步骤进行:

  • 借入科目:固定资产(根据购入的固定资产类型设立明细科目,记录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如果购入固定资产时支付了增值税,这部分税额可以抵扣,应计入此科目)
  • * 出科目:库存现金(如果以现金支付固定资产的购置款,应计入此科目)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怎样做账务处理?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具体设备名称](记录设备的购置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购入的固定资产生产用的和非生产用的在账务处理上有什么区别?

购入固定资产时,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账务处理在借方科目上没有区别,都是借记“固定资产”科目,但在界定固定资产的金额上有所不同。

生产用固定资产:通常指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其价格一般在1000元以上。

非生产用固定资产:通常指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福利等非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其价格一般在2000元以上。

在计提折旧时,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可能会有所区别。

购入非生产汽车,以银行存款支付的会计分录

购入非生产汽车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非生产汽车名称](记录汽车的购置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