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码相机镜头在阳光下爆晒一会好吗?
只有可能是听说,而且是“戏说”。
阳光,很厉害。不说对内部电子部分、非金属部分的损坏,即使镜头外表的橡胶部分,镜头镀膜也会“加强”老化。
可以将:杀菌,能。破坏镜头,更可能。
如果不是出租相机,没有必要。即使是出租相机,也不要用这种技巧。
二、冬天房间潮湿怎么办?
防潮除湿技巧
防潮除湿的技巧有不少,可以有效改善家居的整体湿润环境。
一:预防为主
防潮除湿的最佳方式便是预防为主。一般来说,家中被子、枕头以及布艺沙发套等家居配件在连续使用一个月左右就应当放置于太阳底下晾晒多少钟头。由于阳光是最环保也是最有效的杀菌剂,不但可令被子蓬松柔软,而且晒过之后的被子闻起来充满了阳光的温暖香味,准能给你带来一夜好梦呢。
二:早晚关窗
当潮湿的“回南天”来袭,大家千万要记得紧闭家中的窗户,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不给窗外虎视眈眈的湿气任何潜入的机会。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刻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另外,如果觉得门窗紧闭令室内空气无法流通,建议大家在中午时短时刻开窗通风。
三:仪器法
防潮除湿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动员家中一切有除湿影响的电器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如今,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调都有除湿的功能。不过,用空调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方式见效较慢,一般需要两三个钟头,而且会使室内的人感到寒冷。若不满意空调的除湿效果,不妨到商场购买专用的除湿机,见效较快但耗电也相对较大。顺带提一嘴,冬天大众用于取暖的暖风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室内湿润的状况,只是暖风机的有效辐射范围小,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除湿效果。
四:挂干燥剂
如今,超市里有不少专用于防潮除湿的干燥剂。最常见的是吸湿盒和除湿包两种类型。不少吸湿盒具有各种香味,柠檬、薰衣草、甜橙等味道,可令家居满室飘香,适合放在客厅、房间、洗手间和厨房等日常生活的大空间里。当使用一段时刻后,可以将吸湿盒里的物质取出,购买散装干燥剂装入盒中再次使用。
除此之外,以吸水树脂和木炭为制作原料的除湿包则比较适合放置于空间较小的位置,比如衣柜、鞋柜等密闭的空间可以挂一袋除湿包以驱逐湿气。另外,动手自制干燥剂也是一件颇有趣味的事务。用小布袋装适量石灰,扎成一小袋放置于室内的各个角落,石灰本身有吸潮的影响,也可以减缓室内潮湿的状况。 五:防潮柜家具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防潮柜家具。防潮鞋柜可保藏皮鞋、运动鞋、休闲鞋、鞋垫等,防潮衣柜可保藏皮具、皮衣、棉被、婴儿用品等,防潮食品柜可保藏高档药材(如冬虫夏草)和干货,防潮万用柜可保藏光学器材(如摄像机、照相机、镜头)、数码产品(如存储器、光盘)和珍贵字画、邮票、相册等。湿度控制由25-60%RH自己设定湿度,柜内达到恒湿度,除湿全自动,安全环保,无噪音。不仅除潮,鞋柜还可以实现杀菌、消毒、除臭等功能。产品采用“冷凝防潮除湿”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半导体冷凝装置将柜体内的水蒸汽吸收凝集成液体排出,并在柜体外天然蒸发到空气中。
家庭防潮其他办法:
1.买石灰10-20公斤,盛在木箱或纸箱内,放到衣柜下面或屋角,天不潮时,盖上盖,天潮湿时,打开盖,不要开大窗,石灰吸潮,屋内干燥宜人。
2.用锅把砂糖炒一炒。再装入纸袋,放在潮湿处让之吸潮。或如上面办法,买石灰吸潮也可。
3.经常打开窗,让室内通风透气。应时常把内衣、裤在阳光下晾晾,可以杀菌,保健。
4.市场上有卖的衣柜已经装有紫外线消毒灯,你不妨也可以去买个紫外线消毒灯,定期消消毒。
5.使用防潮柜,切记:带水分的食品不要放入。由于防潮柜和冰箱不同,是常温抽湿,而保鲜是通过降温实现的(冰箱通过降温达到保鲜),防潮柜不能达到保鲜影响。
三、从池州到石台的汽车一天有几班,班车时刻?烦各位帮忙
池州到石台一天两班:上午10:30池州汽车中心站发车票价17元,下午16:40池州汽车中心站发车票价17元
自助游:牯牛降,位于安徽省石台县与休宁县之间的一座海拨1700多米的一个山峰,因其风景秀丽、有着与黄山、三清山类似的植被、地貌而被旅游爱慕者青睐。最近牯牛降地区被列为民族级生态保护区被永久封山育林了。而我们这些户外爱慕者,怎能舍这座户外界有名的山不爬呢。在经历了多个俱乐部登顶被拒后,我们这支深度的队伍终于在破领导的带领下发起了向牯牛降山顶的冲刺。
11月14日凌晨五点,我们从石台县这侧山脚下的严家饭店起程重装登山,天很黑,每个人都必须有头灯或者手电照亮才能走。经过一片田地,接着就是上坡,半小时后经过山里十几户人家的废弃的村庄,再半小时到达一片茶园,停下歇息,天开始有点亮了,可以关灯走路了。大家休息二分钟继续走。不久后被一条溪流拦住去路,过溪得从两块相距一米多的大石上跃过,由于不清楚石头的滑溜状况,我小心地下包拉着队友伸过来的登山杖过溪。后来听说雪松在这里真的不小心滑下了水,湿了鞋。再往上是七十度倾斜的铺满落叶的山路,两边是矮矮的树丛。听向导说,十年前,他和村里人每天干的事就是上山砍树,力气大的砍大树,小的砍小点的树,都是笔直的松树,砍好的树就顺着山道滑下山,卖了换钱。海拨稍低点一天能回家的路程里的山上的大树基本都砍光了,因此刚开始的路上没有看到几许大树,只有较细较矮的小树杂木和灌木。然而高山上还有很多大松树。
七十度的山坡走起来很累人,有些坡必须一口气一股作气登上去,不然就难以站稳。而这样的坡似乎无穷无尽。向导说,这样的坡路会持续到海拨八百米的地方。一路上有海拨表的队友在传达着海拨状况,600米了,700米了,800米了,果然70度的斜坡结束在一片山坳里,有溪流在附近通过,地面比较湿,大家明显感觉身上寒冷起来,只见地下枯枝落叶上沾满一层白霜,而路两边的树上挂满了椭圆的水滴。为什么水滴不掉下来,我伸手一摸,原来水滴是固体的冰滴,山坳里树上每片叶子上都有一滴冰滴,看上去有一大片,这时还没到早上九点,这里还没晒到太阳,如果有太阳一照,这些亮晶晶的冰滴奇景在某些摄影高人镜头里会是很奇妙的景象。
当我们走到海拨一千多米时,在一片山岗上终于晒到了盼望已久的太阳,小憩五分钟……
接下来的路虽然还是不断的上坡,然而两边已经有了高大笔挺的松树,一如刚才向导所说的,“山上的松树很高很高,上下都是一般粗”,大部分树都超过一人合抱,不知道生存了几许年。而树下掉了一层白花花的冰渣,估计是树上掉下来的。
不知不觉我们走在了山脊上,没多久,听到前面的人在欢呼,看到云海了。快步上前,只见前面的山脊变窄,两边都是悬崖,阳光倾泻下来,天地间一切变得特别清爽透明,路左边翻滚着白茫茫一片云海,所谓云海,她与蓝色的天空是界限分明的,向上看是蓝色的天空,向下看则是白色的云的海洋。白色的云看起来就象厚实的棉花,仿佛你躺下去她能承托住你的份量,她又是灵动的,仿佛是海里的浪,远处的山峦大部分掩埋在云海里,露出的山峰就似传说中的仙山忽隐忽现,近处的山峦上黄山松虬劲的枝桠映衬在蓝天和云海之间姿态分明,我们感觉自己就象是在玉皇大帝的天庭上,俯瞰脚下的云层和人间。向导说,这种云海奇观可是也不多见的,你们运气可真好呀。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来拍照留念。
过了云海不远处是连接两个山峰的一块大石头,石头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石头上没有可扶之处,众人小心翼翼过了巨石,接下来还是上坡,然而海拨表显示离主峰营地海拨只有二三百米了。大家没有多作停留继续前进。
走过一片高山矮竹丛时,向导说,前方的路不再有上坡了,只要绕着这个山腰走,几百米就能到营地了,果然在上午十一时,我们全部二十四个人顺利安全到达了营地,而营地离牯牛降主峰只有二特别钟的路程。